必赢娱乐-Home

欢迎您访问必赢娱乐网站!
交大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研究生导师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研究生导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

 

范多旺 王良璧 董海鹰 汤旻安 田铭兴 苏宏升

 

硕士研究生导师

 

董海鹰简介

董海鹰,1966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1989年、1998年和2003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铁道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必赢娱乐院长和兰州交通大学综合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担任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分布式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甘肃省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Journal of Measurement Science and Instrumentation等5个期刊编委。近年来主持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获发明专利10余件,出版著作教材5部,获科技进步奖10余项,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 电力系统运行与优化控制

        2. 新能源发电技术

        3. 能源互联网的建模与智能控制技术

        4. 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运行控制

        联系邮箱:hydong@mail.lzjtu.cn

杨挺简介

杨挺,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二级学科带头人,国家“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夏季达沃斯全球青年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高级访问教授。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企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检索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项。担任6th IEEE CloudCom国际会议分会主席,担任18th IEEEICPADS国际会议分会主席。担任多个SCI期刊特刊主编和编委,《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及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专辑特邀主编(获2018年度“杰出特约主编奖”),《电力建设》期刊“泛在电力物联网”专辑特邀主编。并先后参与制定了《智能电网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等多部国家级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文件。


汤旻安简介

汤旻安,男,汉族,1973年1月生,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13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兰州市科技进步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项10项。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优胜奖、“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科研先进个人、兰州市青年科技奖、兰州交通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等7项。获得专利授权4项;出版著作3部。

主要研究方向:        

1.主要从事智能交通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2.清洁能源发电及并网

3.复杂系统及工业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

       联系邮箱:tangminan@mail.lzjtu.cntangminan@yeah.net

       QQ:2469539296


张永恒简介

张永恒,1962年出生,硕士,教授。1978年-1982年,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机械系学习,内燃机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1987年,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系学习,车辆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7月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并留些任教至今。主讲有限元原理与应用、工程优化设计、内燃机增压技术、流体力学、风力机原理与设计、高等传热学等课程。参与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太阳能、中低温驱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研制”、“涡产生器式强化传热机理研究”、甘肃省科技攻关项目“涡产生器式强化传热工程化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燃料电池车用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的湿度、流量传感元件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速列车关键热物理基础问题研究”等项目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奖两项,甘肃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发明专利3件。曾获兰州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1. 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
        2. 电力电子器件散热技术

联系邮箱:zhangyh@mail.lzjtu.cn


李欣简介

李欣,1978年出生,博士,教授。现任必赢娱乐副院长,中国电源学会交通电气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分布式能源专委会委员,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和交通能源互联网研究所负责人,《IET Electric Power Applications》,《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8项;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科研奖项7项;曾获兰州交通大学教书育人奖、科研先进个人、科研管理先进个人、研究生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1. 电气化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

        2. 电力电子与新型电能变换技术

        3. 交通能源互联网建模与控制

        联系邮箱:lixinzdh@lzjtu.edu.cn


王娜简介

王娜,1980年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必赢娱乐党委书记。主持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甘肃省青年博士基金项目1项、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与多项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1项。获得甘肃省电子学会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编写教材4部。获得“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教师、甘肃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8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1.能源系统供需匹配研究

2.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联系邮箱:wangna@mail.lzjtu.cn



张蕊萍简介

张蕊萍,1974年出生,硕士,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电信系,2000年获得兰州铁道学院硕士学位。2000年1月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参与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持1项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与天津大学的联合基金项目,1项与天水电传所得合作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上述项目研究中,主要进行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光伏、风力等新新能源发电、柔性直流输电,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EI收录4篇。

主要研究方向:

        1.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 开关电源设计及控制策略

        3.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传动中的应用


李帅兵简介

李帅兵,1989年出生,博士、副教授。2018年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6年9月—2017年9月,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澳大利亚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昆士兰大学)联培。现任甘肃省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能源互联网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校企联合),新能源发电与运行控制研究所(校级)主任、兰州交通大学智慧能源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担任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五届常务理事、IEEE PES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IEEE会员、IEEE PES/DEIS/IAS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分布式能源专委会委员,IEEE Electric Insulation Magazine、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IEEE Transactions on Dielectric & Electrical Insulation等10余个外文期刊及《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报等10余个中文期刊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高校创新能力提升基金项目2项、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1项、企业横向科技项目5项,参与国家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中国中车集团科技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多篇,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入选兰州交通大学首批“天佑青年托举人才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

        1. 新能源电力系统装备检测与运行安全

        2.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控制

        3. 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与状态预测

        联系邮箱:lishuaibing1105@163.com;shuaibingli@mail.lzjtu.cn 
        联系电话: 0931-4955649


李明澈简介

李明澈,男,1987年出生,博士,副教授。2018年获兰州理工大学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智能电网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必赢娱乐微电网技术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布式发电控制技术、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主持甘肃省青年科学基金1项、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6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篇。
      主要研究方向:
       1. 新能源发电控制技术
       2. 微电网运行控制技术

       3. 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技术

       联系邮箱:mcli@mail.lzjtu.cn

       联系电话: 0931-4955649


甄箫斐简介

甄箫斐,1987年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必赢娱乐生物质能研究所所长,太阳能与数字农业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装备创新创业基地负责人;担任《Energy》、《Energy & Fuels》、《Eurasi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可再生能源》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武威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1项、兰州交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企业横向课题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EI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参与出版专著1部。入选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托举人才计划”,获必赢娱乐“学科竞赛一等奖”、“科研成果及论文专利一等奖”,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
        1. 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分布式供能系统
        2. 生物质能转化与利用技术

        3. 太阳能热发电与热利用

         联系邮箱:zxf283386515@163.com  

         联系电话:0931-4955646


杨捷媛简介

        杨捷媛,1990年出生,博士,讲师。2018年在兰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专项项目、甘肃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1件,参与出版专著1部等。
        主要研究方向:
        1. 综合能源系统及应用
        2. 多能互补分布式供能系统基础理论与应用
        3. 可再生能源供能系统影响因素耦合分析与优化

        联系邮箱:xiaoyuan520@aliyun.com


马喜平简介

马喜平,1987年出生,硕士、高级工程师。在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担任甘肃省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能源局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网甘肃电力公司科技项目、甘肃省青年人才托举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或参与编写10多项国际、国家、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授权专利12件,其中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4件、软件著作权2件。获包含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级科技进步奖14项,先后获得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青年岗位能手、电科院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甘肃省水利发电工程学会优秀工作者、甘肃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等。
           主要研究方向:

        1. 能源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2. 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控制


  

康永强简介

康永强,1988年出生,博士、讲师。2019年在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甘肃省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装备研发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新能源电力装备与系统安全研究所所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IEEE PES 高压沿面放电技术委员会理事,IEEE PES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委员会理事,IEEE 会员、IEEE PES会员、IEEE DEIS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校青年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青年基金及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中国中车集团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制定IEEE国际标准一项、国家标准一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甘肃省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网经研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主要研究方向:

1. 极端环境高压放电与绝缘防护

2. 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数值计算

3. 新能源电力装备状态检测与评估

       4.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调控

        联系邮箱:kangyong137@163.com  

        联系电话:0931-4955890


张旭耀简介

张旭耀,1989年出生,博士,讲师。2019年在兰州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担任《Acta Mechanica Sinica》期刊审稿人。主持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教育厅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1项、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横项项目,发表SCI/EI期刊学术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1. 风能利用技术
        2.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联系邮箱:zxy0932@163.com  

联系电话:0931-4955890


刘骥飞简介

        刘骥飞,1990年出生,博士、讲师。2019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持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20万)。参与完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军工涉密项目2项,金川集团有限公司横向科技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016年与西藏矿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扎布耶有限公司联合设计投产了国内首条盐湖卤水提锂年产1000吨级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2019年进入必赢娱乐,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集中于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针对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纳米结构调控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在 J. alloys and compounds,Chemistryselect等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EI论文1篇。
        主要研究方向:
        1. 新型能源材料与器件
        2. 纳米电化学储能及应用

        3. 动力电池检测与综合利用

        联系邮箱:liujifei@mail.lzjtu.cn


李卓群简介

李卓群,生于1983年,博士,讲师,先后于华中科技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获得电子信息与工程学士学位和大气科学博士学位;博士后阶段在兰州大学力学系工作,期间建立了一种湍流粗糙度的物理模型;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发表SCI/会议/核心学术论文多篇;在必赢娱乐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以风能利用为主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包括风力机的空气动力学、风电场的微气象学等。

主要研究方向:

        1. 风电场的流场数值模拟
        2. 风电场的短期/超短期功率预测
        3. 风电场选址与设计

        联系邮箱:zhuoqunli@mail.lzjtu.cn  

        联系电话:0931-4955890


王凯简介

王凯,1990年出生,博士,讲师。2020年于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分别在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Power Sources, Electrochim. Acta, Int. J. Hydrogen Energy等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

主要研究方向:

        1. 电解水制氢

        2. 金属空气电池及燃料电池正负极材料

        联系邮箱:wangkai163x@126.com  

        联系电话:0931-4955890

张一澍简介

        张一澍,男,1988年出生,博士。2019年在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甘肃省青年科学基金1项、兰州交通大学校青年基金1项,2020年进入必赢娱乐,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

1. 机器人技术

2.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3. 风力发电设备状态检测技术




李国飞简介

        李国飞,博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2020年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专业获博士学位,2020年-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百人博士后。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剑桥大学EMI研修人员,中国仿真学会仿真技术应用专委会委员。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科委173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航卓越学术基金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等,作为骨干成员参研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装备预研领域基金重点项目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TOP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

        1. 多飞行器协同控制

        2. 电机系统控制

        3. 非线性控制及应用

        联系邮箱:liguofei1@126.com



研究生指导团队成员


     董缇简介        

        董缇,1989年生,工学博士,助理研究员。2019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及其储能系统的电管理、先进热管理及高安全管控技术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电网科技攻关项目2项,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项,中科院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参研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8篇,其中SCI/EI收录15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7项;2019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人才资助,中国力学学会会员,南方电网储能领域入库咨询专家,担任国内外多个专业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

        1.电化学能源动力系统多物理场建模仿真

        2.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热管理系统研究

        3.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技术研究

        4.分布式能源系统建模仿真及优化

        联系邮箱:dongti0410@163.com


徐铸业简介

        徐铸业,男,1992年出生,博士,讲师。2021年6月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兰州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主要从事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控制、智慧交通系统的图像识别与多目标跟踪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

主要研究方向:

1.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运行控制

        2.医学图像3D建模

        3.智慧交通系统的图像识别与多目标跟踪

        4.车路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联系邮箱:xuzhuye@mail.lzjtu.cn


冉飞天简介

        冉飞天,1988年出生,博士,讲师。2021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目前已在Nano-Micro Letter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8篇,H因子(H-index)为18,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储能材料

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联系邮箱:ranfeitian@yeah.net